江南池塘里藏着种 “鸡头米”,学名叫芡实。果实顶部长着尖尖的喙,像浮在水面的鸡头,浑身带刺,叶片大得能托住水鸟。秋天摘下来剥开弘盛配资,圆滚滚的米仁又鲜又嫩,老辈人早把它当宝贝 —— 比薏米祛湿更温和,生熟吃还各有妙用。这东西南北都能长,南方的 “南芡” 刺少粒大,专做菜吃;北方的 “北芡” 带刺多,常入药。新鲜的能清炒,晒干了能煮粥,早年间粮食紧时当干粮,如今成了祛湿养生的好食材。
一、为啥说芡实比薏米更适合排湿?
中医里芡实是 “脾肾病的小帮手”,性子平和,甜中带点涩,刚好入脾、肾经。
薏米虽能祛湿,但偏凉性,脾胃弱的人吃多了容易拉肚子。芡实不一样,补养又收敛:帮脾胃消化食物,把多余湿气排出去,像给肠道 “通河道”;还能固住肾气,改善尿频、夜里起夜多的毛病。老话说 “薏米祛湿像猛火,芡实祛湿像温炉”,难怪更适合现代人脾虚湿重的体质。
更妙的是它生熟两吃:新鲜的直接嚼弘盛配资,能补肾固精,缓解腰膝酸软;晒干炒过之后,健脾止泻的劲儿更足,对付拉肚子、没胃口特别管用。
展开剩余48%1. 四神汤(芡实 + 莲子 + 山药 + 茯苓)—— 健脾祛湿,改善脾虚腹泻、疲劳乏力
各抓一小把,莲子去芯,山药切块,茯苓掰碎,加水煮 40 分钟。夏天喝去暑气,秋天喝润燥,加两颗红枣调味,全家都能喝,尤其适合总觉得累、大便不成形的人。2. 芡实小米粥 —— 温脾祛湿,缓解腹胀腹泻、食欲不振
芡实泡半小时,和小米一起熬粥,煮到米粒开花就行。早上喝一碗,胃里暖暖的,冬天当早饭最好。脾胃弱的人喝一阵子,拉肚子能好不少,吃饭也香了。
3. 芡实薏米水 —— 清热祛湿,适合湿热体质,缓解暑湿引起的困倦
干芡实和薏米各一把,薏米提前泡两小时,放养生壶里煮茶。夏天出汗多喝这个排湿,怕薏米凉就加三片生姜,温温的不伤胃,喝完身子轻快不犯困。
4. 芡实红枣茶 —— 补气祛湿,改善气血不足导致的乏力、面色差
干芡实敲碎,和五六颗红枣放保温杯,用沸水焖半小时。甜甜的带点香,女人经期后喝补气血,上班泡一杯很方便,喝完手脚不那么凉了。
这不起眼的 “鸡头米”,藏着老祖宗的智慧 —— 不用猛药祛湿,就靠日常一碗粥、一杯茶,慢慢把湿气排出去弘盛配资,脾胃养好了,身子自然轻快。
发布于:北京市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